eico design是一家用户体验设计公司,却经营着一款移动应用产品——Weico。Weico的成功,可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当时eico design给新浪微博做iPhone客户端时,积累了些当时没能实施的创意,便诉诸于自有产品Weico上,孰料放到App Store后大获成功,仅3天便在免费社交应用类中排名第一,目前已经有超过60万的下载量。
eico design源于由许士彦、张伟于2004年创立的设计工作室,2007年正式成立公司,目前员工40多人,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产品,如魅族手机、360浏览器、搜狐拼音输入等,均经过他们的设计,2010年eico design的市场营业额达到1000多万元,如此规模在国内可堪称首屈一指。如今他们的业务范围主要涵盖移动设备、车载、桌面平台、互联网平台、消费电子产品,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在他们的业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甚至开始了移动产品运营。那么,从这些资深设计师的角度,他们对于移动产品的成功法则是如何理解的?为此,《程序员》记者采访了eico design创始人许士彦、创意总监张卷益。
eico design创始人许士彦(左)、创意总监张卷益(右)
用户体验的驱动力
记者:据说2007年iPhone的问世,令你有了成立eico design公司的信心?
许士彦:我们在2004年就成立了设计工作室,当时市场还不成熟,直到iPhone的面世,才真正驱动我们将设计作为一个事业来做。iPhone 当时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大家当初在移动产品上的很多设想真的被实现了。它突破了许多限制,比如敏捷上的、开发上的限制,将用户体验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它使大家意识到,原来手机可以做得比电脑更好。
当然对于设计行业来说,iPhone主要起的是教育市场的作用,它让大家意识到用户体验对于产品的意义。真正推动这个行业业务发展的,是Google推出了Android平台,导致许多厂商都想做自己的Android产品,使得整个市场对于设计的业务需求量一下子扩大了。
记者:你们目前主要有哪些业务模式?
许士彦:我们始终朝着做国内最好的用户体验设计平台的方向发展。就具体业务的范围来说,前段时间更多是跟手机厂商合作,而今年正在经历一个重大的变化,即朝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比如帮创维创建一套全新的3D UI、帮BMW设计他们的一些产品和应用、协助国内的互联网厂商去设计iPhone上的应用,如淘宝书城,还有比如像360浏览器、支付宝这样的产品UI设计等。目前我们的业务主要跟着项目走,但可以看到的一个趋势是,移动设备和应用正在占据着越来越高的比重。
记者:听说你们已经将Weico 作为产品在运营,你觉得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张卷益: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有非常好的用户体验。其次,我们在一个恰当的时间里做了这款产品。最初,我们在帮新浪做微博客户端设计的时候,积累了一些比较灵活、超前的想法,但是不合适在官方产品里实施。我们便以第三方厂商的身份设计了Weico,使得它更加灵活,能包容多种风格、适应用户们的特殊需求,比如加入了LOMO相机功能,因为我们注意到手机用户不同于网页用户,除了浏览外,照片分享的需求量很大。总之,我们根据用户使用手机的特点,对Weico作了充分的改进,这是它能够比同类产品走得更远些的重要原因。
记者:Weico 会有哪些盈利模式?
许士彦:其实盈利不是它最重要的方向,在eico design这个品牌下,我们并没有直接面临到运营的压力,它想当于是一个验证我们设计理念的实验型产品。我们会引导它走入一个我们希望看到的方向,让用户感觉到微博的真正价值在什么地方。当然我们会以探索市场的方式做一些收费的尝试,但是这个产品永远用免费的方式去做。
重要的是前3分钟吸引用户
记者:eico design在用户体验上的设计特质是什么?
许士彦:最近常听客户评价“eico design 的作品非常有气质”,随后希望我们给他们的产品也带来“气质”。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当前的山寨文化流行、经常出现换换LOGO就产品上线的情况下,这说明大家开始逐渐关注产品、服务背后更加深远的内涵。如何挖掘一个产品真正的气质?其实每个品牌都不同,比如我们做的Google、搜狐输入法是完全不一样的,Google 适合技术精英,而搜狐更加活泼一些。所以我们会做很多研究分析,包括未来趋势,然后用图形、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达,甚至我们还会参与到客户产品研发方向上的决策。
张卷益:说到挖掘产品的气质,如果这是一个新推的产品,我们会替它塑造整个品牌的个性,从设计上,不只体现在一些图形设计上,而是更加深度和广度的工作,包括前期的产品分析(产品定位、产品概念设计、产品用户需求),包括最后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所呈现给用户的感觉等,这些都是我们经常研究和考虑的出发点。
记者:对于移动设备和应用,中国的用户会有哪些特点?
张卷益:根据我们的客户经验,北欧的用户喜欢简洁,甚至他们的家具也是如此,走的是简洁、典雅路线;而拉美用户,喜欢复杂化,这和他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有关,他们喜欢煽动性的效果。至于中国用户,由于中国市场的移动设备和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应用是偏向娱乐化、游戏类的产品,用户对好产品的认识标准往往就是“好玩”,所以“简单易用”会成为大多数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
许士彦:(因此)对于中国用户,能否降低他们的使用门槛,产品初期的3分钟能否抓住用户会变得非常关键。比如移动游戏,前面几分钟的教程如果做得不够好,很容易被用户删除掉。对于一些用户不太熟悉的移动应用来说,要想在App Store里成千上万的应用中被用户选择,首先需要吸引用户下载的图标和介绍,其次就是应用的头3分钟里能否促使用户愿意留下。这好比进入一家高级餐厅,服务员引导你到座位上的感觉往往决定了你愿不愿做回头客、将餐厅推荐给朋友。
记者:3分钟内吸引用户的诀窍是什么?
许士彦:你必须把应用作为你不懂的东西来做。我们不能轻易地、想当然以为用户理解我们的设计:这个是刷新键、那个是添加键……实际上,用户往往是完全不理解的。而设计师由于对于产品有一定的理解了,反而不容易像用户一样去思考问题。所以我们往往需要把用户想象成:他只是刚买了一台iPhone,委托朋友安装了些应用,当他在手机桌面上点击这个应用时,甚至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因此,我们需要大量地寻找用户群,反复地测试、验证,观察他们的行为,并以此为基础提炼出最重要的前3分钟设计。
Copyright since 2005,问鼎科技(58wd.com) 服务电话:400-666-4165 地址:成都市IT大道蜀清路239号 蜀ICP备10202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