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资讯

Google+ 内幕:搜索巨人是如何走向社交网络的(上)

admin2011-06-30 19:40

google+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公司 Google 正式发起自己在社交网络领域的又一次重要攻势。此次发布的产品名为 Google+,观察者们可能会怀疑它不过是这家在社交网络一直没摸到门道的公司的又一次无谓努力。

‘在 Facebook 上,我分享的东西过多;在 Twitter 上,我分享的东西却太少。如果 Google 能够做到恰到好处,那我们就可以在社交交互上掀起一场革命。’ – Shimrit Ben-Yair,社交图景产品经理。

Google+ 的部分内容看上去很眼熟。其中一个突出的部分是不间断的长卷,被称为“信息流(The Stream)”。信息流与 Facebook 上的 News Feed 对等,是个性化内容的中心。它有一个匹配功能叫做 “火花(Sparks)“,与个人指定的兴趣领域相关。这些要素被设计在一起,是为了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Google 希望用户能够逐渐将重心转移到信息流,就像用户在 Facebook 或 Twitter 上经常检查不断流动的个人信息一样。

Google+ 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圈子”(Circle)。这是一种经过改良的与朋友、家庭、通讯录上的联系人以及外部公众分享信息的形式。“圈子”是一个管理工具,对于任何社交网络都是必需的——用来整理、邀请其他使用该服务的用户。

我在追踪该项目开发状况的这一年里对开发团队和高管进行过多次采访,从中了解到:Google+ 不是一个普通的产品。Google+ 开发代号是“翡翠海”( Emerald Sea),它是一次长期而迫切的努力,涉及到了公司几乎所有的产品。数以百计的工程师参与了该计划,它是 Google 新 CEO Larry Page 最关注的项目。

本周二宣布的内容只代表 Google 整个计划的一部分。Google 一直沿着一条被称为 “滚雷(rolling thunder)”的路线低调地推出自己社交策略野心的各个组成部分——Google 的日程表上有 100 多个发布计划。其中一些发布所获反响冷淡,但“翡翠海”的团队主管们并不着急——缺乏戏剧性正是计划的一部分。Google 有意识地将产品分隔开来,从而隐藏了自己的总体战略。

随着 Google+ 两个核心部分的宣布,大幕已经拉开了。但即便在此时——在一篇博文中宣布将在公司外进行首次有限的“现场测试”——也将是悄无声息的,因为这只是长期艰苦斗争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这次斗争将重塑 Google,使它更加 “以用户为中心” 。

Google 社交努力的领导者 Vic Gundotra 说:

“我们正将 Google 转变为一个社交终点站,其层次和规模是我们从未尝试过的——从人员的角度来看,Google+ 的投入比此前任何一个项目都要高出几个数量级。”

有人认为 Google 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博客作者和批评家声称 Google 的基因里根本没有社交二字。他们说 Google 在乎的只有算法,而不是人类之间的交互。而且 Larry Page 连 Facebook 账户都没有。(Sergey Brin 倒有一个。匿名,但毫无疑问指向他本人)。

但是参与“翡翠海”的 Googler 们看到,公司在社交网络领域仍有许多优势可以利用:数以亿计的用户,其中绝大多数人信任 Google;无可比拟的相关信息判定能力;丰富的现金储备也使得 Google 能够购买在特定社交网络领域中展露头角的小公司(如 Amardvark,Picnik,Slide 等)。

想要了解该项目对 Google 的重要性,你必须穿过公司的隔离区,去 Google campus 2000 号大楼的第四层看看那用于迎接极少数获准访客的巨大手绘壁画,那是项目最早起源的中心。

google+

 

那幅壁画已经在那里放了一年。一眼看去,这幅面对着两个电梯的艺术作品是一个恐怖的混合体,融合了 J.M.W. Turner 的油画和《完美风暴》中的一个场景。它描绘了一幅波涛汹涌的海景,巨大的海浪墙主宰着海面,正要颠覆一艘可怜的航船。

‘我们需要一个开发代号,它要能表现出两面性,不但是一个巨大的,可以让我们航行到新领域,发现新事物的机会;也是可以让我们葬身海底的大浪。’ — Vic Gundotra,社交业务高级副总裁

这个图画是 Google 产品管理副总裁 Bradley Horowitz 发掘出来的。他打开 Google 的图片搜索,敲入 “翡翠海(Emerald Sea)”——当时这名字刚被选作计划的开发代号。第一个结果是一副 1878 年的油画,由德裔艺术家 Albert Bierstadt 创作。这幅画震撼了 Horowitz ,于是他雇用了一群艺术学生在面对四楼电梯的墙上重绘了这幅画作。这样,数以百计的 “翡翠海”计划参与者在通过自己的电脑把 Google 重塑为社交网络巨鳄时,就能够从中吸收灵感。

巨浪象征着 Google 意识到网络的社交因素在日益加重——这可能是一场吞噬公司的海啸,也可能是引导公司走向辉煌的浪潮。Beristadt 那幅油画中的狂暴景象就是对这种状况的完美描绘。”我们需要一个开发代号,它要有两面性,不但是让我们航行到新领域、发现新事物的新机遇;也是可能让我们葬身海底的大浪。“ 去年 8 月,Google 第一次向我展示产品原型的时候,Gundotra 这样说道 。

他说了”葬身海底“?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搜索之王——互联网上最成功的公司,每年营收 300 亿美元——会被 Facebook 所领导的社交网络潮流吓到,后者收入按高了算也不过几十亿美元。即便如此,Google 的员工们还是认识到,重新整合、融入社交元素,并不是一种奢侈,而是未来的必须。去年 8 月,我问 Gundotra 有没有觉得“翡翠海”是赌上整个公司命运的项目。

他回答说:“我觉得没错,我不知道还能怎么去看待它。”

Google 仍想要整理全世界的信息。但这次的目标放在了个人信息上。

Google 在社交软件方面有一段曲折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说,Google 曾是先行者。它的社交网站 Orkut 早在 2004 年 1 月就向全世界发布,比 Facebook 从哈佛大学起步还早一个月。但是 Google 没能利用好早期的狂热。除了在巴西和印度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以外,Orkut 现在已经无关紧要。

新闻咨询

网站首页 | 网站首页 | 走进问鼎 | 产品和服务 | 成功案例 | 新闻资讯 | 联系我们 | 问鼎社区

Copyright since 2005,问鼎科技(58wd.com)      服务电话:400-666-4165       地址:成都市IT大道蜀清路239号       蜀ICP备10202221号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