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讯(胡祥宝)7月8日综合报道,2011年6月,湖南长沙,风和日丽,气候宜人,当地一家招聘网创始人张挺(化名)却正为公司业务而焦虑。
这家招聘网站由张挺2005年创办,至今投资超过300万元。之前,随着网络招聘兴起,张挺小赚了几笔,日子过得很滋润。最近一年,他感觉到了中小招聘网站的困扰。
“以长沙十个招聘网站为例,就前面两三个活得滋润点,后面的要么持平,要么亏本。” 张挺告诉腾讯科技,2011年的国内招聘市场,大头被综合招聘网站把持,余下的又遭到分类信息网站、百度、SNS和微博4类类企业的抢食,竞争愈发激烈。
当然,各地招聘网站情形不尽相同,但有一点相同:“大家赚钱越来越难,投入了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又不愿意关闭,有近五成逐渐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原来的生财之道还能维持多久?张挺不知道,但他预料到,在今年下半年,自己的日子将过的很不轻松,而那些进入不久、实力薄弱的招聘网站基本上都将全部倒下。
投资时代结束 智联招聘3年无融资
国内网络招聘企业主要分为四大类:
其一,前程无忧、中华英才、智联招聘三巨头领衔的综合性招聘网站,占据网络招聘6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二,地方性人才网站(大部分以省社会保障厅或劳动局为背景建立,实行“网络+现场”相结合的招聘,如浙江人才网、南方人才网等;另外还有私营性的中小型招聘网站);
其三,专业性的垂直化招聘网站,主要以行业来划分,如万行工作网、job36等;
其四,以职位搜索引擎为代表的职酷网、搜职网、职友集等搜索型的。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年底,国内招聘网站数量有上千家,但除了三大招聘网站,一个城市也就能容纳一两家地方性招聘网站。
行业的过度竞争使得投入产出比失衡,从而让众多中小地方性招聘网站陷入“鸡肋”的经营困境,而垂直化的行业招聘网站也无大起色。
如我的工作网等一批中小网站逐渐在业内销声匿迹,他们开始纷纷向猎头公司和线下招聘转型。
和中小型招聘网站的鸡肋处境相比,大型招聘网站在经历前几年的业绩下滑后,前程无忧暂时成为熬出头的个案。
2011年第一季度,前程无忧净利9161万元,同比增长82%。
但在分析师看来,前程无忧之所以业绩良好,源于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的变弱,其延续了市场老大的效应。而前程无忧线下纸媒体的招聘业务收入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这严格来说不能算招聘网站的业绩。
前程无忧财报显示,其第一季度总营收4960万美元,而出版物广告营收为1320万美元,占据总营收27%,并同比下滑6.5%。
“前程无忧抢走了属于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的市场,其业务本质上没有改变,没有给企业和求职者带来效率的改变。”分析师预测,前程无忧传统出版物广告营收的下滑,将成为发展阻力,第一季度表现出来的繁荣能否持续,还是个未知数。
和前程无忧的业绩利好相比,智联招聘也在今年宣布实现扭亏为盈。
但公开资料显示,自2008年7月至今,三年来,智联招聘没有获得任何融资。竞争对手前程无忧已经于2004年抢先上市,7年过去了,智联招聘上市路途依旧漫漫。
今年3月,智联招聘宣称准备再度冲刺上市。“但现在网络招聘行业内,基本上已很难看到VC的身影了。”一位投资业向腾讯科技说,“国内的招聘行业的资本故事已经结束,已经没有太多成长空间。即使智联招聘勉强上市,也只能把原来老股东变现,市值前景将十分暗淡。” 通常来讲,招聘网站每年第一季度是招聘业务旺季,业绩自然很亮丽。有知情人士还透露:当前智联招聘只是维持原来的发展,其业绩是之前两年打下的基础。其业绩较好,源于其投入的大笔减少。 对此,腾讯科技致电智联招聘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对方未给予正面回应投入的具体金额。
况且,当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信任危机,导致资本市场低迷,近期上市的几家互联网公司股价和市值都表现惨淡,整体资本市场的暗淡也成为智联招聘上市的一大阻力。
失败原因待解 分类网站和百度进入
2011年7月,百度人才更换品牌名称后正式上线,并提出“按效果付费”,拟通过自身强大的流量优势切入网络招聘行业。
据腾讯科技获悉,自2010年末以来,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在长沙等十多家大城市的路牌、电视、公交车全方位打出免费招聘的广告,发力招聘。而到今年7月中旬,赶集网也将大力布局免费招聘业务。 “网络招聘是我们今年业务的重中之重。”58同城招聘事业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腾讯科技,和前程无忧这类传统招聘网站相比,58同城招聘主要是以免费的分类信息模式运营。今年,58同城还将继续扩充招聘业务的团队,建立免费简历库,为企业方和应聘者服务。
“在分类信息积累了3-5年后,58同城已经具备高流量基础,而对厨师等一些低端招聘,前程无忧等综合性招聘网站难以提供,生活类的分类网站顺势发力招聘顺理成章。”有分析师如此强调。 而百度、分类信息网站等新入局者也看到了传统招聘网站的发展弊端,欲从另一角度来抢食。 “传统招聘网站行业同质化严重,用户不稳定,盈利模式单一,能真正赚钱的企业数量有限,空间太小。”对于一些招聘行业的创业者,业内人一片唱衰。 实际上,同质化严重、遭遇过多资金涌入正是传统网络招聘陷入困境的主因。 上世纪90年代,网络招聘就开始闪亮登场,到2007年前后,爱尔兰Keyland、Seek、联想、Monster等海内外资本纷纷涌入。 前程无忧、智联招聘、myjob等数近千家网络招聘企业应运而生,几乎遍布各大城市。但网络招聘地域性较强,一个城市只需一两家。
于是,同质化和过度饱和出现。由于竞争加剧,盈利模式单一,广告成本水涨船高,向企业端收费的恶性价格战随之出现。 业内流传的一组数据显示,美国招聘网站Monster发布一个普通职位的价格是2000元人民币,在国内仅有几十元,最便宜只要20元人民币。国内网络招聘利润率大大降低。
一行业内人士透露,招聘网站需要大笔投放广告,才能换来流量和企业的认可。“对外广告的投放几乎左右着一个招聘网站60%流量,持续投入,难以获利,但要不投,流量将一泻千里,市场份额随之流失,距离融资上市的机会愈加渺茫。”
Copyright since 2005,问鼎科技(58wd.com) 服务电话:400-666-4165 地址:成都市IT大道蜀清路239号 蜀ICP备10202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