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资讯

数字身份管理:网络时代的身份证

admin2011-07-08 13:44

数字身份管理:网络时代的身份证

数字身份管理:网络时代的身份证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 王融

近年来,网络空间里的数字身份管理备受关注。据有关报告称,OECD的18个成员国已经制定或正在考虑制定本国的数字身份管理政策,其中美国已于2011年4月正式发布《网络空间身份信任国家战略》,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网络空间可信任身份生态系统”的战略构想。

互联网已成为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平台和基础设施,规模居于全球第一的数以亿计的互联网网民每天通过各种数字身份凭证接入和使用各类互联网业务,同样也面临着身份盗窃、身份欺诈、隐私泄漏等日益严重的安全问题。此外,由于电子认证技术和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与兼容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普及和互联网业务创新。为此,数字身份管理应当纳入我国网络政策的议事日程。

网络实名制的更高级形态

提起数字身份管理,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网络实名制”。这两个概念之间虽然有某些共通之处,但更多的是区别。简单来说,数字身份管理就是指运用技术、经济、法律、行政、自律等多种手段和规则来帮助网络空间的活动主体相互识别。就像人们在现实空间中会使用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来证明自己或鉴别他人一样,在网络空间里,人们也可以应用多种手段证明自己或鉴别他人,这些手段包括电子签名、用户密码、经验证的银行卡号、数字证书或者是通过生物识别技术验证的电子凭证。

数字身份管理是一个“中性表达”,它包括在网络环境下为了建立、使用、验证数字身份而建立的各种规则,其中既包括强制的规则,也包括自愿的规则;既包括使用真实身份的规则,也包括使用匿名或虚拟身份的规则;既包括“普通网民”的数字身份规则,也包括公司、政府等各类机构的数字身份规则。而在我国语境下,网络实名制往往是指将上网者的身份和其真实身份(如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相互对应的一种制度。因此,总体来说,数字身份管理是在网络空间这一新生态下围绕各类主体的身份识别而建立的一套综合体系,其内涵与外延远远大于网络实名制。

经济社会服务的安全保障

数字身份管理成为发达国家网络政策的焦点议题充分说明其政府已认识到身份管理对于网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依赖互联网的今天,通过实施国家数字身份管理战略,提高网络空间数字身份的可信赖水平,将对一国网络经济、实体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对于用户而言,具有互通性的数字身份解决方案将带来更令人满意的网络应用体验。人们可以不必为记忆各种繁杂的网络账户和密码而烦恼,经过认证的数字身份凭证将向用户提供更加安全、更加充分的隐私保护,并且能够在各类业务中使用。这个可信任的网络身份可以比做是另一种形式的信用卡。信用卡由各类不同的金融机构发行,用户可以自愿办理,但是这些信用卡可以被任何一个ATM机或商户认可并接受。

对于企业而言,应用数字身份解决方案也将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创新的能力,减少企业因为身份欺诈而产生的经济损失,更好地保护交易双方的知识产权和企业机密。此外,身份管理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机会,例如企业可以开展对身份验证要求更为严格的各类高级应用服务。

应用数字身份管理还将帮助各级政府提供便利安全的电子政务服务,以更加高效、透明和精准的方式向公民履行政府职能。人们可以不再受地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登录政府网站,了解政务信息,办理网上缴税、企业注册登记等事务。

新闻咨询

网站首页 | 网站首页 | 走进问鼎 | 产品和服务 | 成功案例 | 新闻资讯 | 联系我们 | 问鼎社区

Copyright since 2005,问鼎科技(58wd.com)      服务电话:400-666-4165       地址:成都市IT大道蜀清路239号       蜀ICP备10202221号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