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命铨正通过QQ发稿 朱旭先摄
在南京江心洲,70多岁的“农民通讯员”汪命铨远近闻名,50多年来,笔耕不辍的他写下2000多篇各类新闻报道,而真正让人感到新奇的,是他当过西祠胡同一个版的副版主。
收到5毛钱稿费轰动全校
汪命铨从小就喜欢听故事,上小学时最爱上的课就是作文。1957年他初中毕业考高中时,写了一篇中学生如何过寒假的稿子,寄给当时的《南京报》,并被综合进同类新闻中刊发,他因此收到报社寄给他的5毛钱稿费,这在当时是非常稀罕的事,因此一下子轰动了全校。
后来,汪命铨就和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写作体裁范围也广,民间故事、南京白局、相声、小话剧剧本等都有涉足,他还会口琴、月琴、长笛等乐器,他作曲的儿歌《大白馒馒哪里来》,曾刊登在由江苏音乐家协会主编的歌本上。而他写得最多的,则是新闻稿件,虽然经历一些坎坷,但50多年来仍然笔耕不辍,累计写稿2000多篇,因多写发生在江心洲的事,他已是江心洲的知名人物。
用办寿宴、旅游的钱买电脑
前年70岁生日时,汪命铨用儿女准备为他做寿和外出旅游的4000多元,买了台电脑和数码相机。刚开始,他只想通过电脑了解网上新闻,后来学会浏览西祠、扬子晚报网等网站,发现许多熟识的通讯员在网上发帖,有的报料,有的上传自己拍摄的照片。他想,自己既能写又能拍,也可以做个网络新闻报料人。于是,他开始捉摸起来。但他毕竟年龄大了,而且上学时没学过拼音,用五笔字型需要掌握的“一地在要工”这样的“怪诗”他记不住,好在电脑可以外接手写版。解决了“码字”问题,他又让人在电脑上下载了QQ,以便与熟悉的报料人聊天,互通信息。
当上西祠报料版副版主
Copyright since 2005,问鼎科技(58wd.com) 服务电话:400-666-4165 地址:成都市IT大道蜀清路239号 蜀ICP备10202221号